主办单位: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承办单位:
成都传媒集团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推荐热线:96110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林德明:为老百姓办“放心菜市”

来源:成都晚报 日期:2015-06-05

  

    光明路菜市场总经理林德明 自掏腰包建农产品鉴定所

  为老百姓办“放心菜市”

  “在光明路菜市场买菜的市民过来检测,我们全部免费。只有在品质安全上把好关,大家放心我们才安心。”——林德明

  从做菜市场的那天开始,他就决心要为成都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办一个“放心菜市”。他就是成都光明路菜市场总经理林德明。多年来,他不仅诚信经营坚守承诺,为了让顾客买得放心,他还投资700万建起了农产品鉴定所,只要顾客对自己买的食品不放心,都可以在这里免费检测。他说,不管投入多少钱,只要能让老百姓买到放心的食品,他都觉得值。

  正是凭借这种公开、公平、严谨、负责的态度,林德明的菜市场和农产品鉴定所获得了百姓的信赖,他的故事也先后多次引起央视等众多媒体的关注。

  发现问题猪肉却无处检测

  2011年初,林德明投资4000万元,盘下了锦江区蓉上坊的一通商铺,办起了锦江区光明路菜市场。诚信经营为市民办一个“放心菜市”,是他办菜市场最基本的目标,为此,他的菜市场一开始就严把各种质量关。但12月的一天,还是发现了问题:一名顾客提着一块在他菜市场买的猪肉找到他,说这块肉晚上会发光,觉得有问题不敢吃。

  菜市有商贩卖问题猪肉?林德明绝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第二天一早,他就提着猪肉到多个食品检测机构送检。但林德明跑了一圈,这些机构都不受理私人送检的食品。

  问题虽然没能解决,但此时的林德明发现,要让市民买到放心菜,光靠菜市场工作人员肉眼和经验来判断远远不够,咋办?

  投资700万建农产品鉴定所

  要把好菜品“入口”关,必须得有专业的检测手段。于是,林德明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干脆自己建个实验室,对市场内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在得到了区商务局和区食药监局支持后,林德明联系上川农大食品学院老师周康以及该院副院长李诚,利用市场的空置办公区,开始筹备建立鉴定所。

  2012年12月19日,林德明投资700万建成的四川合泰农产品(食品)司法鉴定所,在光明路菜市场二楼正式揭牌成立。整个实验室面积达200平方米,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了2个理化实验室、1个微生物研究所,检测设备均采自全球最先进的仪器生产商。

  每天抽样检测自家菜市的菜

  鉴定所投入运营以来,每天都会从菜市场选择十几个到几十个品种的农产品(食品)进行取样检测,并将检测报告挂在商铺显眼位置,让顾客明明白白消费。

  目前,鉴定所已经获得四川省司法厅的认可,并得到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等国内知名重点高校专家和教授的技术支持。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与鉴定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这里的技术人员都是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等重点高校的专家和教授,共30多人。鉴定所主要检测农产品(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抗生素、激素等兽药残留,重金属(如贝类和海鱼中的汞、砷,皮蛋中的铅,动物内脏含有的镉、铅等),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非法添加剂,黄曲霉素等微生物。

  对菜市的菜有疑问免费检测

  林德明给实验室定了个规定:相关机构不接受的个人送检,他的实验室可以接受检测(只收取少量检测费);而消费者在自己菜市场买的食品,一律免费检测。从实验室投运至今,他已为数百名普通送检群众进行了食品检测。

  “我觉得这个鉴定所开得很有意义,我们感觉也很有安全感。”在光明路菜市场卖菜十多年的陈大姐表示,这个开在菜市场的鉴定所,对他们来说也很方便,以后要是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拿过去检测。

  2014年春节,为帮助地震灾区、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扩大销路,方便成都市民就近采购安全放心的年货产品,实现产销对口、为农副产品商家与市民搭建方便、实惠的年货购物平台,林德明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年货大展销、快乐一站购的2014年迎春年货会,并且把此次活动的全部收益用来购买了1万斤金龙鱼大米和570件大王酱油,全部赠送给了水井坊辖区的五保户、低保户和清洁工人,共计500份。(成都晚报记者 易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