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个特殊孩子的“爸爸”:我不是独自战斗
胡斌和机构里的孩子在一起
“倒退五年或者十年,我根本不敢想象,能有一个如此优秀的团队可以为我的儿子和孩子们服务,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成都市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主任 胡斌
胡斌与善工家园
110名特殊孩子
55名专职社工、特教老师、康复治疗师、生活护理老师
1600多名注册志愿者
昨日上午,借“六一”儿童节前夕,不少爱心人士、爱心企业走进成都市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为这里的110个特殊孩子送上节日礼物。看着孩子们绽开笑颜,善工家园主任胡斌的心里特别激动。因儿子为重度脑瘫,从2011年开始,他放弃IT行业优厚的工作待遇,创办了这家为重度智障和脑瘫儿童提供托养和教育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从最早的10多名孩子,如今机构每日托养110位左右脑瘫、智障、自闭症等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他们提供教育、康复和职业训练。
各地考察 为脑瘫儿子找依靠
“最初走上特教这条路,无疑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胡斌说,1992年,25岁的他已经是成都一家IT公司的老总,并在创业成功后不久,欢天喜地迎来了儿子的降生。然而在儿子7个月时,一道晴天霹雳打在胡斌的头上:儿子多多被确诊为重度脑瘫,可能终身无法生活自理!胡斌更加拼命地冲事业,想给儿子留下更多的财富保障生活。可是财富越多,他内心深处的担忧也就越难以忽视:“等家人都离开了这个世界,谁来照顾他?”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2003年开始,胡斌开始远赴各地考察,并在台湾发现了开办52年的特殊儿童早教机构“胜利之家”,亲眼目睹了特殊人士如何数十年如一日被精心照顾,“我觉得我找到了答案,我希望多多和千千万万类似的孩子,以后都能像这样度过有尊严的一生。”
从事特教 半年赢得各界好评
2011年3月,胡斌卖掉了业务蒸蒸日上的IT公司,创办了针对智障和脑瘫等残疾孩子进行康复和托养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善工家园助残中心”,并迎来了第一批重度脑瘫、智障和自闭症孩子,儿子多多和其他13位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蓝莓班”。善工家园开办仅半年,就以先进的康复理念和科学的管理赢得了家长的好感和政府的注目,武侯区残联不仅邀请善工家园承接与智力障碍残疾有关的其他政府项目,更将残联办公大楼内位置最好的三层教室提供给善工家园长期免费使用。
2011年5月,胡斌在微博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善工家园重度残疾儿童托养培训机构的执照今天终于拿到了!幸福啊,这是团队全体成员和所有娃娃们‘5.1’的最好礼物……万里长征开始了。”
带领团队 无私奉献成为本能
在胡斌眼里,如今,善工家园里的100多个孩子都是多多的兄弟姐妹,他就像爱多多一样,心甘情愿地去为他们付出,为他们努力,并带着一个团队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去协同工作。现在,真正让胡斌自豪的是每天有那么多关切的目光、无私的奉献在涌向这里——善工家园已拥有专职社工、特教老师、康复治疗师、生活护理老师55名,1600多名注册志愿者。
在胡斌的工作计划表上,目前已有的“3-6 岁学龄前特殊儿童早疗项目”、“16-59 岁大龄智障托养项目”和“武侯助残社工站”项目。对于未来,胡斌的设计是:3到5年,让善工家园成为一个规划有序、具备独特服务能力、在身心障碍人士托养和养老托养有领头和示范能力的大型专业社区公益服务机构。
今天的胡斌,早已不是当年颓废的一个脑瘫孩子的爸爸,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他骄傲地称自己是“多爹”。特殊的孩子,特殊的经历,让胡斌在善工家园的每天都有太多太多的意外和惊喜——多多一点点的变化、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社会的爱心与帮助。为孩子们拼搏,已成为胡斌生命的一种本能。
成都晚报记者 何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