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承办单位:
成都传媒集团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推荐热线:96110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矢志不渝献身航空事业30多年

来源:成都日报 日期:2016-03-24


      “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刚才一直在开会,我就像是生产队长一样,每天一早就要来安排工作。”中等身材、花白头发的陈锦走进办公室,一点都不显眼,要不是别人招呼“陈总”,大家都没有察觉到他已经来了。虽然现在已是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但陈锦仍然保持着低调和幽默,甚至不时拿自己开玩笑,逗得其他人哈哈大笑。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董事长,陈锦30多年矢志不渝投身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超前的发展思路,为成发创造了新的机遇。成发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出色的产品交付质量,受到上级领导及客户的高度赞誉。

      技术攻关
      他睡了半年办公室
      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陈锦参加工作,学习航空材料的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名技术员。陈锦面临的第一个科研项目就是离子注入机研制,一干就是五年。“离子注入首先是要将离子加速,达到高压后注入金属,那时候的条件实在太差了,什么都没有,我们最先考虑的都不是怎么提高精度,让离子顺利注入到指定地方。最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根本没设备,要搞研究首先是要自己把设备做出来。”陈锦说,那段时间现在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白天身为工长的他要带领大家工作,很多研究工作都是趁下班时间进行的。他们的项目是和高校合作,很多分析工作都要到学校去进行,每天除了埋头苦干就是路上奔波,大概有半年的时间,他几乎每天都睡在办公室,和家人聚少离多。那时,恰好女儿即将出生,夫人在老家待产,他几乎没有回去陪过家人,甚至女儿出生后一个月,他才第一次看见。
      在工作中,陈锦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知识技术远远不够,1987年,他离开工作岗位去读研,深造自己,三年后他回到单位,继续从事“老本行”,这时的条件好了很多,仪器、设备都到位了,陈锦组建了工作室,干劲十足,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发展外贸
      他用诚意打动对方
      作为一个在成发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陈锦同志经历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经历了成发公司从辉煌到困境、再到突围的烽烟岁月,深知一个企业要“活下来”是多么不容易。2011年上任董事长后,陈锦对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制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走出去”,这是陈锦制定的最重要的发展方针之一。但是作为一个国内企业,如何赢得外企的信任,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陈锦一边摸索一边思考。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经过几次接触,陈锦发觉“老外”们最看重的有三点,第一质量,第二价格,第三按时交货,围绕这三点来沟通,就可以逐步建立互信关系。当然,在此过程中,意外也会不期而遇。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是成发重要的合作伙伴,然而某一次成发没有按时交货,质量也出现了一定问题,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就给成发插上了“红旗”,开始减少订单。“外国人的思维里,失败没有借口,没办成就是没办成。他们重视承诺,承诺的事有一次没办到,就几乎没办法谈下次合作了。”陈锦明白危机已在眼前,过多地解释反而让人生厌,事实胜于雄辩,他主动邀请客户代表到车间“监工”,阐述下一步的计划,并且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对方终于被打动。
      “失去信心之后再修补,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我重视承诺。比如我第一次去谈合作,答应了对方的事,第二次见面一定会有回复,让别人看到我们的诚意。”陈锦告诉记者。
      为拓展外贸产品,陈锦时常到国外出差,保持与通用、罗尔斯罗伊斯、霍尼韦尔、普惠等国际知名企业高层的沟通,建立互信与友谊。2014年,他全力促成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3亿美元机匣长期合作协议的签署,促成了通用发电与水处理集团3亿美元叶片长期合作协议的签署,促成了普惠公司新型燃机FT4000动力涡轮单元体的同步研发,并受霍尼韦尔公司邀请参与其最新机型发动机风扇单元体研制。这些工作奠定了成发长远发展的基础。
      着眼未来
      他对年轻人很严格
      “都知道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难度大,不好搞,需要一代代人不停地付出。说起来我马上就到退休的年纪了,但是我们这代人应该担起责任,只要我在岗,就要认认真真做。我经常跟我夫人说,等退休了,饭我来煮,家务我来做,但是现在不要指望我,我确实没时间。”陈锦笑着说,“现在能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给他们灌输拼搏、开拓、创新、奉献、吃苦耐劳这些思想,航空的未来还是要靠这些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