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宇华:背儿子上学 父亲已经坚持13年
来源:成都晚报 日期:2015-06-24
早上6时30分,家住武侯区玉林一巷的武宇华家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由于儿子患有先天痉挛性脑瘫,武宇华收拾好自己,便帮儿子打理起来。7时40分,他背着儿子准时从家中出发;8时30分,等儿子上第一堂课后,武宇华回家整理家务;9时30分,武宇华再到学校,背儿子上厕所、换教室;直到中午12时,看着儿子吃完午饭上课后,武宇华才回家吃午饭……这是儿子的作息表,也是武宇华的作息表。面对生活的困难,已步入花甲之年的武宇华继续选择坚韧。他如今最担心儿子的婚姻问题,他希望儿子也能有个完整的家庭,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
放弃事业照顾儿子
每天,武宇华不仅从家到学校至少往返4个来回,背儿子上下学,还要照顾儿子的饮食。“对于儿子,如果生活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武宇华说。
1993年11月的一天,武宇华的儿子武晋出生了。他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但快乐很快被一个坏消息粉碎——儿子被检查出患有先天痉挛性脑瘫。“这意味着他今后都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走路说话……”武宇华和妻子的眼泪都要流尽了,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两人还是决定不放弃,要好好照顾儿子一辈子。在铁路局工作的武宇华,当时是技术骨干,为了圆儿子的上学梦,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专心照顾武晋上学。
武宇华开始了背儿子上学的路程。这一背就是13年,从儿子7岁到20岁,儿子也从55斤长到55公斤。如今,武宇华背子上学的长度超过了2.5万公里,电动自行车也骑坏了3辆,但从未迟到过一次。
和儿子一起传递爱心
背着儿子去上学,武宇华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有好心人给武宇华介绍临时工作,希望能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学校里,老师专门给武晋开“小灶”,帮助他补习没有弄懂的功课;还有好心人给武晋家送来一台电脑,希望喜欢捣鼓电脑的武晋在家也能学会应用、修理……
在父亲的教诲下,武晋在班级里也成为了一位“热心肠”。班里打扫卫生,尽管武晋无法参加,但他总会多带一块抹布,以备其他同学使用;班会课老师要求大家准备PPT,武晋忙里忙外找资料、打印,帮大家设计封面;武晋还会主动找迟到的同学“谈话”,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忙的……
面对众多好心人的帮助和资助,细心的武宇华悄悄地记了一本账。只有武晋看病的确困难,需要支出时才会动这个钱,更多的时候,他都把好心人的名字和他们的爱心存在那里。“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武宇华说,不管未来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全家人都会一起努力,帮助更多人,以回报社会对他们全家的支持。
成都晚报记者 谢红 图据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