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承办单位:
成都传媒集团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推荐热线:96110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动态 >> 正文

成都7名“向上向善好青年”事迹展示

来源:成都晚报 日期:2015-08-20
      崇义友善类
      武侯区
      杨文毅 (区交通与市政设施管理局职工)
      帮扶贫困山区师生 一干就是6年
      过去6年,武侯区交通与市政设施管理局交通运输管理所的杨文毅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41岁的他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帮扶四川贫困山区的师生,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不断地加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杨文毅的爱心之旅,源于2001年在电视上看到成都一所民办残疾学校资金困难。他多次从微薄的收入中,定期拿出一部分钱帮助这所学校的学生。从2009年开始,杨文毅与西华大学教师杨晓龙等13人发起成立了“爱心背包”民间公益团队,从此开始了系统、长期性的针对四川巴中南江、凉山州和阿坝州贫困山区小学师生的助学帮扶活动。
      6年时间里,杨文毅与“爱心背包”团队的队员们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源源不断为南江、甘洛县和阿坝县求吉玛乡等最为偏远的贫困山区村小(含教学点)师生组织购买并送去了近百万元的各种助学物资。
      2013年年底,“爱心背包”在央视举办的“温暖中国 身边好人”评选活动中,成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民间公益团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爱心背包”开始启动“一对一帮扶”和众筹项目,前者对急需帮助的师生提供更深入的帮助,后者则能调动团队内外的资源,筹钱购买贫困师生所需物资,又多了一种帮助贫困师生的渠道。


      孝老爱亲类

      成都大学
      严柳 (工业制造学院2013级学生)
      90后志愿者 公益路上找到“婆孙情”
      义卖、环境维护、无偿献血……从2013年进入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开始,1994年出生的严柳就加入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业分会,将热情投入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志愿服务中,他找到了未曾体验的特殊“婆孙情”
      2013年10月,严柳在城东康疗院陪老人聊天时,认识了一位邓奶奶。此后,他保持着每两周就去陪对方一下午的习惯。在严柳看来,从相识到现在,他们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和邓奶奶之间,早已有了“婆孙情”,“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关爱身边的老人,我们义不容辞。”

      除了自己做志愿服务,严柳还会随时随地给身边的人传递作为志愿者的幸福。他不仅将每次活动的所见所闻、感受等发布在朋友圈,还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号召更多同学去关爱老人。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里,有很多同学就是在听完他的演讲后加入的,“我的大学仍在继续,我的人生仍在继续,那么我的志愿活动就会永不停歇。”


      新津县
      张天欢 (兴义镇杨牌村村民)
      80后孝媳的双肩 为公婆撑起一片天
      丈夫因车祸离开人世,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公婆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这是在新津县兴义镇杨牌村,村民都知道的80后孝媳张天欢的故事。
      2004年,张天欢与杨牌村村民刘科结合了。婆婆患有严重的类风湿,肢体行动不便,公公眼睛耳朵也不好,右脚还略有残疾。由于丈夫在外工作辛劳,张天欢便心甘情愿地在家担负起了照顾公婆的责任。2008年,刘科遭遇车祸离世,尽管家人再三劝说让22岁的张天欢回娘家,可她一直放不下公婆,“我走了,公公婆婆怎么办?”于是,她决定留下来继续照顾二老。
      60多岁的公公刘伙清说:“每次提到改嫁的事,她都拒绝了,还说要嫁都要把我们带到一起去嫁……”婆婆陈玉芳也早把这份婆媳情转化成了母女亲情,不希望年轻又漂亮的儿媳因为他们两个老人,耽误美好的生活。张天欢却很坚持:“这是我应尽的义务……”


      创业创优类

      邛崃市
      李伟 (长腰山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打不倒的小伙 带乡亲搞养殖致富
      在邛崃市临邛镇盘陀村,只要提起李伟,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21岁回乡创业养山鸡,在遭遇一次次挫败后,终于探索出“生态土鸡、土鸭、珍禽”种养循环的生态模式。5年后的今天,他已是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着村民搞养殖致富。
      2010年,在双流一家电子厂上班的李伟,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微薄的打工积蓄回乡创业。在父母的帮助下,他把自家的院坝开辟出来,建了简易鸡舍。引进的800只山鸡苗,20天就死了近半,他一个人查阅资料、请教养殖达人。剩下的一半山鸡终于长大了,本想孵化鸡苗出售,不幸又遭遇禽流感。更想不到的是,一场暴雨将围网冲垮,山鸡全跑了……李伟欠下几万元债,只好外出打工,又因手指头被卷进齿轮,造成九级伤残。
      一连串不幸,却没有打垮这位年轻人。在家养伤期间,他顶着家人朋友的劝阻和旁人的嘲笑,继续搞养殖。有了之前的教训,加上慢慢学习摸索,李伟终于成功了。短短一年,不仅还清了几万元的债务,养殖场也从一个不足1亩的院坝,发展成为面积达10余亩的养殖场。
      周围村民纷纷上门取经,李伟总会不厌其烦地为村民讲解。“大家一窝蜂地盲目发展种养业,会造成很多问题。”李伟说,不能等问题出现了再解决,让村民白白蒙受损失。于是,他开始引导村民,合理分流,并在2014年建立起了长腰山合作社,不仅无偿向外村村民提供技术咨询,还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合理分配现有种养资源,帮助村民销售自家的生态土鸡、鸭、猪、柑橘、花生等农产品。


      诚实守信类

      青白江区
      曾金才(区人社局公务员与工资退休科科长)
      全力兑现退休人员福利 从不对群众发脾气
      32岁的曾金才在人事岗位上,已经工作了6年多。为了处理好各种繁琐的人事工作,他精通各类人事政策,都是从群众的角度出发,为群众办实事。
      工作中,曾金才不仅严格执行政策,还敢于为广大职工争取合法权益。最典型的例子是2012年,龙王镇退休事业单位人员李盛全去世,其家属只在区社保局领取了李盛全生前1个月基本退休费标准的抚恤金。按照国家政策,事业单位职工去世后抚恤金和丧葬费标准为本人生前25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退休费,李盛全剩余24个月抚恤金和丧葬费迟迟未能兑现。其家属多次到相关部门反映,均未能得到解决。
      曾金才认为,不应该只考虑解决李盛全的个别问题,应该从面上解决该类问题。于是,在尽快解决李盛全个案的同时,他草拟了《关于建议解决乡镇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关待遇的说明》,多次到区财政局沟通协商。在反复努力和争取下,全区乡镇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关待遇得到了保障,李盛全家属也按规定足额领取了丧葬费和抚恤金。
      曾金才还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对待办事群众,他没有发过一次脾气,没有说过一句重话。无论群众反映的诉求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他都耐心细致地解释,并为群众提供充分的政策和文件依据,让办事群众理解、放心。


      爱岗敬业类

      青羊区
      袁罗群 (区特殊教育中心教师)
      为了特殊儿童 千千万万遍不厌倦
      袁罗群26岁,2011年8月,她进入青羊区特殊教育中心,担任班主任。工作没多久,她便发现孩子们的教材都不太适合他们,便决定自己为孩子们重新编一本教材。她根据学生的特点,再联系大学所学的专业课程,花了2个多月编写出的新教材,更能够让学生缺陷补偿、潜能开发,还使教学的内容能够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来灵活调整。
      面对特殊的孩子们,时常需要重复课堂常规教学,每日反复的叮嘱陪护,袁罗群很有耐心。她以平等且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针对每个孩子的特殊情况,创造各式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参与、尝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勇气。”袁罗群说。

      特殊儿童比一般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除了学校,家长的教育和关怀也非常重要。袁罗群时常和家长交流,帮助家长建立积极乐观的心理,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康复训练……面对特殊儿童因理解、记忆、空间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老师反复教授的挫败感,袁罗群一直坚定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信念。


      青白江区
      薛常华 (祥福农业综合服务站兽医师)
      当兽医师的妹子 用技术带领农民致富
      薛常华的工作总是繁重,她虽然平日里话不多,却总以微笑待人。2007年,她被调到农业综合服务站上班,工作非常繁琐,涵盖了畜牧、农业机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运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由于站上工作人员少,她不仅承担了畜牧工作,还必须面对其他几项工作。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除了熟悉的畜牧工作,其他工作她一窍不通。怎么办?她经常拿着笔记本,穿梭在各个办公室虚心请教老同志,并查阅大量专业书籍,学政策、专业务;她勤下基层,收集归纳整理农民群众在实际生产中的工作经验和好做法;工作之余,她加强专业技术学习,并于2012年6月取得了西昌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文凭。
      在综合服务站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她常年奔波于各个养殖场,帮助他们建立养殖档案,规范养殖业安全生产,解决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难题;先后参与成都市马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单位无公害蔬菜认证8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推广“芹菜-芹菜-水稻”种植模式,使每亩土地收益达“千斤粮万元钱”,积极试验并推广旱育秧、优化定抛、杂糯间栽、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等新技术;作为技术指导员,在2012年、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养殖业)中,共指导科技示范户20户,入户指导200多次,开展6场技术培训,辐射带动220余户。
      成都晚报记者 易启明 周维 实习生 易欣雨 图据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