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承办单位:
成都传媒集团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推荐热线:96110
当前位置:首页 >> 评选榜单 >> 正文

申民辉:用智慧和汗水成就小社区的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眼里,申民辉是非常有思想、有创新力的一名干部,在社区群众眼里,他是关心冷暖、俯身实干,全心全意为大家解决难题的贴心人。
      算起来,申民辉担任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已经13个年头了,13年风雨兼程,他把所有的智慧和汗水都奉献在了社区,他坚持每天早上7点半到社区,一干就到深夜,在他的日历里,从来就没有星期天。"把居民当亲人,把社区的事当家里的事。"是申民辉常常提到的口头禅,也是他常做的。2009年底,申民辉妻子查出纵隔癌症晚期,要施行手术,当时正逢社区综合服务改革试点,面对工作与家庭的两难选择,他毅然强忍悲痛,舍小家顾大家,顺利完成了社区工作,却难免疏于照顾承受病痛折磨的妻子。
      社区虽小,民生事大!申民辉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不断拓展社区服务,深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在全省、全市树立了样板,他个人也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被中组部、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
      务实创新 做社区工作的"先行者"
      "我坚信只有务实创新才能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从几年前的网格化管理,到"三化一制"工作法、再到如今的社区"两个中心"建设,申民辉正带领党员、群众发起社区的第三次改革跨越。
      黉门街社区地处城市核心区,辖区里居民多、企事业单位多,加之华西医院坐落其中,人口流动较大,环境相对复杂。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早在几年前,申民辉和社区工作者们就开始了创新社区管理的探索,摸索出区域化组织构架、网格化服务体系、院落化自治管理、联动参与机制的"三化一制"黉门工作法,实现了拓展社区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从机制上延伸社区服务,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社区连续五年无一例群体性上访、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营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赢得了广大群众赞誉,其经验也在全省推广。
      社区虽小,却担负着139项政务服务,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服务?在申民辉看来,社区服务必须与时俱进,在深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弱化办公,强化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强社区"两个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中心)建设,他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到目前,社区已先后引入27家社会专业服务性组织,重点关注"两头没牙和一中间"(掉了牙的老人,没有长齐牙的小孩和广大的居民)人群,通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养老、助残、助学、医疗、文体等全方位、专业化规范服务。
      解决难题 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申民辉提出"班子建设有新成效,党员表率作用有新增强,居民幸福指数有新提高"的奋斗目标,他带领党员干部开展"我承诺,你监督,深化服务做表率"主题活动,通过"公开承诺践诺""党员建议案""党员志愿服务积分卡""民生档案"等有效措施,用真心铸真情,积极为辖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电路老化、居民院落环境整治等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290余件,居民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很多居民由衷地称赞道:"生活在黉门街社区,我们很幸福!"
      为解决居民买菜难这个老大难问题,申民辉走遍市郊蔬菜基地,多方洽谈,与彭州红岩村、双流三星村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对接,为社区引入"菜宅送"便民直通车,每天定时定点把新鲜蔬菜送到居民家门口,平均菜价低于农贸市场 20%。
      为解决老年居民居家养老的需求,申民辉引进"慈爱嘉"敬老助老志愿服务组织,由社区里有一定服务能力的老年人为高龄老人上门提供健康管理、生活照护、就医服务等6类20项服务,实现了低龄老年人帮高龄老年人,用积分换服务,让居家养老服务更方便、更快捷、更贴心。
      申民辉还开办了社区"暖心房"工程,变"捐助"为"扶助",为辖区内的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群提供实地就业、单位就业和居家就业。对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对没有专业技能的残疾人提供集中组织培训,为180余名残疾人免费培训丝网花制作工艺,帮助辖区71名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就业。
      为解决辖区居民和外来务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照看问题,申民辉引入了成都天骄文化艺术学校,成立社区"四点半学校",开展课余时间的文化补习、器乐、舞蹈等培训,累计为480余名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了免费的暑期托管。正是这些居民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服务,让居民顺心、更齐心。
      牵挂冷暖 做关爱群众的"守护者"
      作为社区书记,申民辉时刻心系群众冷暖,他带领社区一班人,以党建为龙头,以服务为重点,以和谐为目标,全面推行"一问三通"便民服务。
      每逢周四,是社区的"黉门问需日",这一天,申民辉会带领社区全体干部深入院落、走访入户,及时了解辖区群众的所思所困。收集到群众需求后,申民辉推出了黉门"一卡通",将社区24小时民情热线、爱心换购、志愿者帮扶等多项服务功能集成到一张卡上,同时,社区还开设孤老"一键通",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装设呼叫救助电话,随时对接社区服务中心、卫生中心、警务室和网格协管员,随叫随到,上门服务。申民辉还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社区服务中,通过"手机飞信"、"超级信使",及时收集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发布单位用工、就业培训等信息,提供困难求助和服务。
      对于人民南路三段6号院的退休干部柴阿姨来讲,社区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而申民辉就像儿子一样亲。
      柴阿姨的儿子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回家照看父母。摆谈中,申民辉了解到柴阿姨的情况,他给老人留下一张名片,并承诺道:"柴阿姨,有事找我哈!"在这以后8年的时间里,柴阿姨总少不了麻烦申民辉,过年过节柴阿姨也总在电话里念叨他,社区还为老人安装了"一键通",社区"慈爱嘉"志愿服务队还为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
      一天早上,柴阿姨觉得心头不舒服,吐了血,她马上打电话给申民辉,用微弱的声音说道:"申书记,我不行啦!"过了很久,她睁开眼睛,看到申民辉站在医院病床前,她感动得落泪。到了年底,快过年的时候,柴阿姨儿子打电话给申民辉说:"我妈说喊你回家过年!"
      今年4月5日,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申民辉很久没有说一句话,原来,他联系帮扶的高位瘫痪残疾人张勇走了,张勇虽然是位残疾人,可他却身残志坚,用口述、护工打字,完成了高质量的论文。10多年来,申民辉没少往张勇家跑,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尽其所能。
      社区工作苦和累,从早忙到晚,还不被理解,申民辉心中有委屈,他常说:"张勇所具有的奋争和拼搏精神,激励着我。可以说,我能扎根社区,无怨无悔,是社区里无数像张勇这样平凡却伟大的小人物,影响着自己的人生方向。"申民辉常对社区工作人员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像张勇这样需要帮助的人做一点点事。"
      全心投入 做爱岗敬业的"奉献者"
      老旧院落环境改造,是申民辉一步一步"量"出来的。2013年9月,武侯区实施老旧院落整治,本是帮助居民改造居住环境的大好事,却招来居民们不同意见。之后,申民辉三次下院落了解诉求,逐户问缘由,开了三次协调会统一意见,公布了三次改造方案与改造平面图,最终取得居民理解和支持。
      有意思的是,申民辉还开了一次"反对者"坝坝会,巫大爷第一个发言,他认为改造后单元防盗门窄了,会影响逃生,申民辉解释道:"并不影响逃生,门可以全部拉开。"巫大爷又质疑会产生噪音,申民辉承诺一定会想办法消除噪音。一席话,说得巫大爷频频点头:"我提的意见能采纳就采纳,只要合理,我肯定扎起。"就这样,院落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13年来,申民辉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从来不马虎,甚至追求完美。群众都说,敬业是他的本色,奉献是他的原则。不仅如此,申民辉对社区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时刻影响着周围的人,感动着大家。申民辉是个工作狂,也很坚强。记得2012年夏天,因工作劳累免疫力下降,申民辉得了带状疱疹,剧烈的疼痛像刀在割。然而生病的一个多月,他竟然没耽搁一天工作。每天一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用梅花针敲击他的患部,几分钟就血点满背,他都忍住一声不吭。
      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申民辉边吃止痛药,边在院子里指挥工作,中午回到社区,搽去满身的汗水,才叫同事帮忙搽点药。低保户杨正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赶紧拿来草药放在他的手上:"申书记,看你这么辛苦,我心里真难受。"申民辉却笑着安慰大家:我是共产党员,这点苦不算什么。
      社区工作特别繁琐,群众的声音也特别多,申民辉也有苦衷:"好多听起来都是小事,但对每一个居民却是大事,所以解决起来特别棘手。"总结自己这些年服务群众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申民辉认为,最重要的是从内心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要注意倾听,对诉求加以分析。社区工作要坚持一个法则:铜头铁嘴飞毛腿,用脑壳去碰,用嘴巴去说,用腿杆去跑,这样群众才能理解你、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