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承办单位:
成都传媒集团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推荐热线:96110
当前位置:首页 >> 评选榜单 >> 正文

刘健鸣:五旬老人知恩图报 反哺照顾保姆十余年

       

  刘健鸣,女,58岁,成都市温江区人,成都市孝亲敬老“十佳”模范。

  10年前保姆因突发脑溢血而半身瘫痪,被保姆带大的孩子刘健鸣把保姆接去同住,反过来赡养了保姆十多年。刘健鸣每天早上都要给保姆高孃穿衣服、梳头发,服侍高孃起床。变着花样做好一日三餐,照顾她的起居、吃喝拉撒。如今,高孃年事已高,听力严重下降,动作也不再利索,刘健鸣给她买了助听器、新式轮椅,像对待自己亲身母亲一样细心照顾着这位老人。

  61年前初到刘家,结缘肇始

  刘健鸣的保姆,叫高玉清,今年93岁,认识她的人都会亲切地叫她一声“高孃”。她的家,在四川成都市温江区一个普通的商住小区里,这个家,记录着她和一个家庭61年的感人故事。而这小家也只是大家庭的其中一个分子,在这个大家庭里,是一个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

  10年前,高孃因突发脑溢血而半身瘫痪,现在基本上靠轮椅出行。在这个小家,每天照顾高孃的是她的“女儿”刘健鸣--高孃的邻居,经常会看到刘健鸣推着高孃出门散步,大家都以为二人是母女。实际上,轮椅上的高孃和刘健鸣毫无血缘关系,她只是刘健鸣的大家庭在61年前请来的保姆。

  61年前,1954年的冬天,刘健鸣的父亲刘致台还是新津县政府的一名领导,刘健鸣尚未出生,母亲许曼云正准备生第一个孩子,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家里,就从邻居家找来了比自己还大11岁的高玉清。

  高玉清就是“高孃”,四川新津人,30多岁守寡,两个孩子先后夭折。许曼云见到高孃的第一印象是懂事,热情。“我们没请过保姆,现在是新社会,我请你来帮忙,我们是同志。”这是许曼云对高孃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让高孃和这个家庭的关系,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雇主与帮佣,而是一种亲人般的情意。从此高孃就和这个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

  平常,刘致台和许曼云忙于工作,诸如洗衣做饭带孩子等家务活,都交给了高玉清。老大出生几个月后,刘家拍全家福,高玉清第一次进入到这个家庭的镜头中。此后的61年,从4口人到全家三代十几口,从黑白照到彩照,高孃的身影都印入了刘家的集体记忆。

  高孃一直与刘家一起生活,随着刘家几度迁徙,户口早也挂在了刘家名下,一直都在全身心地料理家务、照顾这个不断壮大的家庭。

  困难时期见真情,不离不弃

  在特殊年代,刘家经历过“文革”,高孃还是一门心思地带着孩子,照顾大家。那时,许曼云和丈夫一起被关进了牛棚。许曼云伤心欲绝,高孃却煮来一碗荷包蛋,给她鼓劲,让她不要放弃。在最困难的时期,刘家夫妇每月只有10元的生活费,每天只能靠着野菜、米糠度日,高孃还把祖传的翡翠玉镯给当卖了,让这个家庭能够勉强维持……

  61年来,在高玉清的勤俭持家下,刘家的5个孩子都长大成人。

  80岁时,高孃才终于闲下来了,5个孩子给两位老人请了保姆。高孃的身份才完全转变,她开始被人服侍。而如今,高玉清跟着“女儿”刘健鸣住进了温江的住所,而许曼云住在干休所里。许曼云说,她不愿意给孩子们添麻烦,而干休所有更好的医疗条件。

  “儿女”成人终反哺,乐享天年

  2006年,87岁的高孃第一次脑溢血发作,住院的7天里,刘家5个兄妹每人轮流值班一天。2007年,高孃第二次脑溢血发作后中风右半身瘫痪,刘健鸣天天推着老人推拿、针灸、按摩,直到老人可以在搀扶下扶着拐杖慢慢走动。

  也是2007年起,高玉清搬到温江,和刘健鸣住一起。这是家里五兄妹商量的结果。刘健鸣排行老三,她是唯一的女孩。而且她跟高孃待的时间最长,高玉清也离不开刘健鸣。

  10多年来,刘健鸣每天早上都要给高孃穿衣服、梳头发,服侍她起床。变着花样做好一日三餐。照顾她的起居、吃喝拉撒。如今,高孃年事已高,听力严重下降,动作也不再利索,刘健鸣给她买了助听器、新式轮椅。

  “她现在年龄大了,但还是要和人交谈、看电视的,有一个助听器要方便得多。”这么多年,刘健鸣没有出过一次远门的,也因为要照顾老人,把很多朋友聚会都推掉了,她说,“好多事情我都推了,高孃离不开我的。”

  刘健鸣说自己从不把高孃当“保姆”来看,说起高孃,她心里只会想到一个词:母亲。“说实话,我对高孃感情比对亲妈还深。”刘健鸣说。风和日丽的时候,刘健鸣就推着她去街上。她和其他兄弟想的是,以后就由他们来给老人养老送终了。

  感动不需要太多理由。现实版的“桃姐”高玉清,最终像桃姐一样得到了爱的回报,他们之间的真情互动,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阵拂面的清风,让我们在这个寒意浓浓的冬日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好人寄语:好人有好报,人间自有真善美。

  道德点评:一个平凡人,普通的一家,在社会上竖起了一根标杆、一面镜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人性的光辉,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让每个人挖掘内心的善良和道德之美。